土桩和灰土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不超越25%、厚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其间,土桩大多数都用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而灰土桩(包含由石灰、粉煤灰混合的二灰桩)大多数都用在进步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当地基土含水量过大时,成孔质量欠好,且易对附近已回填的桩体构成损坏。
土桩和灰土桩施工是首先用打入钢套管(或振荡沉管)在地基中揉捏成孔,然后在孔内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二灰土)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土桩的回填料选用过筛(筛孔不大于20mm)的粉质黏土.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物质。灰土桩的粉煤灰选用含水量为30%~50%湿粉煤灰,与土体的体积比为2:8或3:7.二灰桩用的石灰选用块灰消解3~4d构成的粒径不大于5mm的熟石灰。灰土或二灰土应拌合均匀、色彩一起。
除土桩和灰土桩外,还有单独在孔内灌入新鲜生石灰块(或掺入适量粉煤灰等)构成的石灰桩。
砂石桩为砂桩、砾卵石(砾石)桩、碎石桩的总称,是处理脆弱地基的一种经济、简略有用的办法。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与土桩类似。该法适用于脆弱地基一般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其间对松懈砂土效果最明显;对素填土、杂填土、粉土次之;淤泥质粉质黏土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后续效果会进步;对灵敏度较高的软黏性土,效果较差。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数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具有必定粘结强度的桩。其骨料仍为碎石,用掺入石屑来改进颗粒级配;掺入粉煤灰来改进混合料的和易性,并使用其活性削减水泥用量;掺入少数水泥,使其具有必定粘结强度。它不同于碎石桩,碎石桩是由松懈的碎石组成,在荷载效果下将会发生鼓胀变形,当桩周土为强度较低的软黏土时,桩体易发生鼓胀损坏;而且碎石桩仅在上部约3倍桩径长度的范围内传递荷载,超越此长度,添加桩长,承载力进步不明显,故此碎石桩加固黏性土地基,承载力进步起伏不大(约20%~60%)。而CFG桩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可充沛的使用桩间土的承载力,一起效果,并可传递荷载到深层地基中去,具有较好的技能功能和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