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为三类: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代号PTC)
1、涉及到工程的技术参数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如:桩径、型号、壁厚、承载力、贯入度、终桩标准、地质情况等)。
2、拟投入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及项目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项目经理、质检员、安全员)
4、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质量保证措施是不是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1、设计图纸是否加盖设计人员注册章及设计单位出图专用章,设计图纸是否备案。
1、锤击桩机需检查桩机桩锤重量是否契合设计要求,桩机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桩机电机等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带病工作现象。
2、静压桩机除检查桩机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桩机电机等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带病工作现象外。需重点检查桩机压力表是否灵敏,压力表标定是否在有效期内,压力、重力换算表与本机型号是否相符。
试桩需要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质监站监督人员参加。
试桩具置需要相应的地质资料,明白设计参数如:贯入度、端桩承载力、入土深度、送桩深度等。
试桩参数,静力压桩需要对照该桩机的型号给出的压力与承载力对照表,根据试桩参数及地质情况确定最终的压力值,一般最终压力值为设计值的1、5~2倍,特别注意控制复压时间及参数。锤击桩的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及试桩的贯入度来确定收锤标准,一般设计最后三阵锤(每阵锤一般为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2cm。
根据试桩情况确定最终的终压值或贯入度并形成书面的试桩记录,由参建各方会签。
为获得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对试桩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后方可进行正式管桩施工。
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特别注意管桩的型号、壁厚;桩尖是否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特别做好材料进场台账。
确定送桩深度,根据设计的桩顶标高和现场的地面标高计算送桩深度,送桩时尽量避免再次接桩;
在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断桩或深度突变等异常情况,需要查看相关的地质资料,要求设计及地质单位共同解决。对出现的断桩补桩需设计及时出具设计补桩图。
每次进场提供进场数量,现场清点并做好台账,不定期对进场管桩和已施工的管桩进行核对,确保施工记录的准确性。
2、检测准备:提交给检测站资料尽可能详细,主要包括:岩土勘察报告、桩施工图、检测数量、施工记录、委托方具体要求。
3、明确检测项:完整性检测及承载力检测所用检测方式,常用检测为低应变及静载。
a、完整性检测(低应变):三桩及以下承台至少一根,其它检测不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b、承载力检测(静载):同一条件下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该少于2根。
5、检测桩的选择: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