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仍然有霜,寒意加深,起早上班或者晨练的朋友,要增添一件保暖的外套。
白天沈城阳光灿烂,最高气温在19℃左右,最冷气温在6℃上下。虽然阳光给力,但昼夜温差较大,应该穿上秋裤了。
开幕式上将举行辽服优选(国潮)电商服务平台落户和平区揭牌仪式。旗袍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以“国潮·品牌·生活”为主题,邀请全国旗袍领域专家、学者、设计师以及经济学家、新经济市场营销大咖等齐聚沈阳,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一同探讨旗袍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借助老北市独有的街区建筑氛围和旺盛的人气,举行旗袍、新中式服装专场发布会,展示蕴含其中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扩大旗袍文化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重点挖掘沈阳本土品牌、推介本土旗袍设计师,积极推动沈阳旗袍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旗袍品牌市场竞争力。
在全国知名旗袍品牌、满族服饰文创企业、高等院校、非遗传承人、服装设计师等单位及个人中征集展品。目前已征集展品300余件,包括精品旗袍、满族袍服及具有满族元素的服饰等作品,满族特色扎染、蜡染、草木染等传统手工技艺作品,满族特色文创产品等。
甄选10位有代表性的国内著名旗袍设计师和品牌代表,每人携带6件经典作品亲临“沈阳-旗袍故都”,进行旗袍作品发布。同时,沈阳8位设计师和品牌代表,每人携带1件经典作品参与。“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国风盛宴,也着力将沈阳打造成年度中国旗袍流行趋势发布地。
近日,2021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启幕。大会以“科技引领·智享未来”为主题,推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智能网联汽车大赛、智能科技展、智能体验活动四大板块,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的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等生态链深入研讨。
2021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上,阿波龙无人驾驶电动巴士吸引众多市民。据了解,“阿波龙”是L4级量产无人驾驶巴士,整车没有方向盘、制动踏板、驱动踏板。
近日,沈阳市棋盘山举行“山水之约乐在‘棋’中”山地马拉松赛道竣工仪式,标志着棋盘山山地马拉松赛道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棋盘山山地马拉松赛道由浑南区政府投资建设,全程赛道总长42.195公里,半程赛道总长21.0975公里,迷你赛道总长7公里。
全程赛道沿途设置驿站和医疗救助点9处、公厕8处、赛道指示牌37处、里程桩42处、远程视频监控和一键报警装置93处。赛道起、终点位于棋盘山秀湖南岸广场。沿途设有棋盘神韵、射击场、金海乐园、跑马场、秀湖环路、大洋山、水库大坝等景观,花草树木,一路芬芳,美不胜收。此外,赛道沿途精心布置多个观赛点,便于围观群众以极佳视野近距离观看比赛。
根据目的地机场的最新防疫政策。近日,从沈阳前往广州、西安、昆明的南航旅客,须提供航班计划到达三地的时间前48小时以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阴性证明报告。
请特别注意:48小时的下限是指航班计划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不是航班起飞时间,上限是核酸检验测试报告上的采样时间。超出48小时的,无法乘坐飞机。
此政策结束时间为沈阳——广州10月19日24时,沈阳——昆明10月17日24时,沈阳——西安尚未明确。疫情政策变化较快,在此提醒广大旅客,出行前要及时了解目的地机场最新的防疫要求,以免影响行程。
昨日,2021年沈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真正开始启动。活动真正开始启动后,将陆续开展6个主题日活动:
12日为校园日,市教育局牵头,面向全市大中小学校学生,通过大课堂、主题展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
13日为电信日,沈阳移动、沈阳联通、沈阳电信将通过发送公益短信、开展营业厅宣传活动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常识;
14日为法制日,全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净网2021”、网络社会治理等主题论坛,公布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件;
15日为金融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组织金融系统围绕网络金融安全举办论坛、开展网点宣传等;
16日为青少年日,团市委指导全市团组织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教育、主题短视频作品征集等;
17日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日,市总工会、市妇联牵头,发动各级工会、妇联广泛宣传,提升广大干部职员和妇女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冬季供暖期临近,该局积极努力配合市发改委做好资金测算,切实做好市本级应急储煤工作,全力保障沈阳市应急储煤资金需求,推动全市供煤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财政局提前拨付供暖补贴资金,拨付供暖价格补贴资金27382万元,保证全市相关居民享受采暖费差价补贴,同时缓解了129家供暖企业金钱上的压力。拨付困难群体供暖补贴资金1683万元,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共计1.9万余人即时享受采暖费减免等政策,确保其温暖过冬。
此举标志着项目部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施工创造了有利局面。
富民街站为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二十五座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位于文化东路与富民街交叉路口东侧,沿文化东路呈东西向布置,整体的结构采用半盖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结构。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轨公司项目部自2020年6月进场以来,受管线迁改和征地拆迁等问题影响,致使作业面受限,工程进度滞后。
由于拆迁范围内多为临街商户,涉及人员杂、范围广。为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拆迁工作,为后续施工队伍上场铺路,中铁十五局集团辽吉黑蒙指挥部指挥长谷双亲自研究部署征地拆迁工作安排,项目部不等不靠,与多方协调沟通,积极努力配合、协助拆迁办工作,与各家各户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疏导工作,严控征地面积,土地共享、共用,严禁多征少用。在多方的支持、配合、努力下,项目部攻坚克难,有效地解决了征地拆迁出现的各种工作难题。
目前,拆迁的协调沟通工作已全部完成,拆迁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待施工用地拆迁完成后,将进入车站的主体施工。
9月28日,地铁3号线标段组织召开嘉兴街站竖井开挖条件核查会,嘉兴街站竖井开挖顺利通过条件验收,郑重进入实体开挖阶段。
10月10日,随着旋挖钻机缓缓破开道路结构层,中铁二局四公司“细浑区间”(细河幽谷至浑河十五街区间)首根钻孔灌注桩正式开钻,标志着本工程郑重进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阶段。
据网友“瓜迪奥拉”不完全统计,宝马新工厂至浑河十五街、余良、甘官、千岛湖街、南阳湖街、大通湖街、于洪新城、砂阳路、嘉兴街、方型广场、三好街、方家栏等区间车站,都已经或即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目前,除了“江东街站”,其余车站均已进场施工或进入管线排迁阶段。此前,江东街站迟迟未能进场施工的原因是乐之汤温泉不同意地铁施工占用其停车场。
下面再来看看由网友“幸福的小崔”为大家带来的3号线地上段的施工进展最新情况:
根据沈阳市政府发布的一手消息,沈阳市将快速推进地铁3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沈阳地铁3号线,西起宝马新工厂站,东至新泰街,全长41千米,设置宝马新工厂、铁西宝马、宝马新城、中德大街、细河悠谷、浑河十五街、工业大学、浑河六街、余良、甘官、千岛湖街、南阳湖街、大通湖街、于洪新城、凌空、砂阳路、和平南大街、嘉兴街、方型广场、三好街、工业展览馆、五爱街、南塔、文富路、富民街、江东街、方家栏、东塔、凌云街、新泰街等车站,同时设置宝马车辆段及甘官停车场。 二期工程延伸到沈抚新区民家为终点。
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在铁西段(甘官站以西)采用高架车站形式,为沈阳地铁历史首次。为适应沈阳地区多雪严寒的气候特点,高架线路车站采用全封闭的站台形式,将为乘客提供相对舒适的候车环境。
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老沈阳城内曾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不尽的胡同小巷,这些胡同中有的渐渐发展成具有特色的商业胡同。图中为出颖胡同,与中街平行,这里是金银珠宝商的聚集点,是老沈阳的金银市。
三百年的陪都时光,让沈阳这座城市浸染了此前不能够比拟的市井繁华。在四方城内外,星罗密布的店铺,条条相连的街路,都在讲述着古都的繁华,构成了一幅属于盛京的清明上河图。
提到沈阳繁荣的市井生活,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有着300年历史的中街。实际上,在故宫周围,中街两旁的大大小小胡同中,同样演绎着沈阳人的商业传奇。
“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本意为水井处。自古人们逐水而居,又为生活而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井,有水井的地方人们逐渐增多,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胡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沈阳仍以胡同命名那些长度不及500米、宽不及8米的街路,近些年才都改称巷。尽管现在沈阳已经没有胡同这一称谓,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那数千条胡同所编织的便是老沈阳的记忆,承载着人们对古代繁华市井的追念。
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沈阳城里各个胡同便充满了商业气息——大北门内的银市胡同,小西门里的估衣市胡同、骡马市胡同、皮行胡同,大西门外有木行胡同、工夫市胡同,大南门有烟袋铺胡同、骡驮轿店胡同,钟楼南有灯市胡同,鼓楼南有粮行胡同,小东门里有水果市胡同、肉市胡同、菜行胡同,小南门外、小东门外有柴草市胡同……沈阳大大小小的胡同名字各异,其中有不少以商家姓氏命名的胡同——董碾房胡同、高茶馆胡同、朱剪炉胡同、孙小铺胡同、杜酱园胡同等。张耳包胡同,是以张姓制作防寒耳包享誉沈阳盛名。榛子董胡同,以董姓专卖榛子等地方土特产而远近皆知的胡同。以店铺商号和商品器物命名的胡同更是数不胜数,像永德当胡同、余庆店胡同、三盛炮铺胡同、仁发祥胡同等是以商铺号命名;镰刀胡同、水簸箕胡同、口袋胡同等便源自商品器物。
清代名士刘世英在《陪都纪略》里这样描述菜行:“小东关外厨役忙,万蔬云集上菜行。虽系繁华荛土飞,清晨鸟语伴花香。”才子缪润绂则在《沈阳百咏》里这样描绘灯市:“悬灯结彩供三官,钟鼓楼头起壮观。绝似东洋开蜃市,云霞出海散春寒。”都可以感受到当时大小胡同中的兴盛气息。
清朝初年,清太宗皇太极为壮国威,下令把制作铜器的作坊均设置在盛京城内中心,铁器生产作坊则安置在盛京城四周,以示“铜心”“铁胆”之意。这些铜器作坊便分布在故宫北自中心庙起到中街的胡同中,这条胡同便是铜行胡同。当时,铜行胡同专门出售铜货的铺子、制作铜器的作坊鳞次栉比,各种铜锡制品,像家用的铜壶、蜡台、火锅和祭祈用的响器、舞台上的乐器在这里都能买得到,买卖十分兴盛。在所有的铜制品中,最负盛名的还属“奉锣”,“奉锣”以其音色纯正,工艺精湛,驰名全国,与京锣(北京)、苏锣(苏州)、汉锣(武汉)并称当世四大名锣。
奉锣得以成名,与盛京城的打更报时有关,这里还流传着一段趣闻。在盛京城,每到更时,先是钟楼敲钟,后是鼓楼敲鼓,接着是八个城楼依次敲一声锣。相比钟声鼓声的厚重,八个城楼的报更锣却有些不讲究了,八个城门八面锣,大小不一,音色不齐。后来道光帝东巡祭祖,下榻盛京故宫时,竟发现有人用尿盆打更。道光帝大怒,下令砍了敲尿盆者的头。发诏曰:“盛京乃我大清龙兴之地,岂容这等涂墨之事时有发生,着盛京将军自即日起全部更换报更之锣,以锣音昭示我大清之蒸蒸国运。”这报更的锣上升到国运的高度,盛京将军自是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到铜行胡同,贴出一纸告示,征用报更的新锣。铜行胡同当时有十几家做锣的,见皇上征用新锣,都使出看家本事,送自家的锣应选。盛京将军亲自挑选,最终选定了一个看似普通,但锣声音色纯美,余音绵长,而且还能敲出东北民间小调《月牙五更》的头一句曲调的锣。自选用了这种锣以后,再到报更时,一声钟响,一声鼓响后,八个城门就依次敲起了《月牙五更》。道光帝听了,龙颜大悦,御笔一挥,将那锣赐名为“奉锣”。此后,不仅奉锣名声大噪,盛京城里的铜行胡同也愈加热闹,成了当时关外最大的铜器市场。
东北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善于狩猎是游牧民族的重要特点。狩猎而来的皮革,无论是作为服饰还是与中原的交易物都十分重要,而且也很珍贵。为了将皮革更好地存下来,并且在市场上交易一个好价钱,东北的皮革工艺十分发达,只盛京城里的皮行就有好几处。在所有的皮行中,有一处常年散发浓重的臭气,因此这处皮行所在的胡同被称为臭皮行胡同。
臭皮行胡同早已消逝,其位置大概在今中街刘老根大舞台的西南方向,后来人经过这里想起当年往事,不禁好奇,为何只有臭皮行胡同臭气冲天呢?
过去,城里没有地下管道,在沈阳老城区里分布了七十二条排水沟,负责疏散城内的污水,这些排水沟被称做“地煞”,其中一条相对大一些的地煞便在臭皮行胡同中。胡同中原本住着十几户人家,都以熟皮子、缝皮子为生。熟皮子要用水沤,不久人们便发现,地煞里的臭水正适合,就地取材省了人力物力。因有材可用,很多商人慕名而来,渐渐的胡同里的熟皮子买卖多了起来。原本皮革加工就会产生气味,加上胡同里的商家用臭水熟皮子,这条地煞又日日夜夜地流淌污水,胡同里便臭气熏天,就这样臭皮行胡同的名字在盛京城传开了。
关于臭皮行胡同,还有另外一则有趣的传说。当年在臭皮行胡同里住着一个姓唐的痞流氓,成天游手好闲,净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大伙儿都叫臭皮唐。一天臭皮唐赌输了钱,正气哼哼地往家走,看到地煞边上站着个老头,老头慈眉善目手里还握着两个莹莹发光的大手球。臭皮唐的坏水又开始往外冒,想着夺了珠子卖个好价钱就能够继续去赌博了。想到这,臭皮唐上前与老头搭腔,不想老头根本不予理睬,专心致志地盯着地煞看。臭皮唐愈加心急,大声地呵斥老头:“你个老东西,怎么不理本大爷!”几番叫喊之后,老头才悠悠说到,“我在看宝贝啊,这地煞里有宝贝。”一听说有宝贝,臭皮唐眼冒绿光,恨不得钻进地煞里,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便问道“哪里有宝贝,你个老头不要故弄玄虚。”老头缓缓说道,“心中有宝的人,自然能看到宝贝。”说罢将手中的手球丢入地煞之中,人也霎时不见。臭皮唐根本没有来得及看清个中原委,便因着“宝贝”二字失去理智,一头扎进地煞中想捞到宝贝。
说来奇怪,平时不到大腿根儿的地煞臭水,今日竟成了无底洞,臭皮唐一个猛子扎进去,便不见踪影,等附近邻里发现不对头时,已经看不到人了。几个好心的邻居顺着臭皮唐跳下去的地方去找他,可是摸遍了整条地煞也没见到臭皮唐,直到数日之后,人们才在地煞水面上发现了他的尸体。打这之后,地煞里沤出来的皮子熟好以后,无一不毛顺皮软质地好,地煞成了胡同里的宝贝,人们渐渐将这条地煞称为“臭皮唐”,时间久了,叫成了后来的“臭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