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和管桩(003037)机构调查与研究与投资者问答精选(20210309)
(1)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计未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产量仍然会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产品。但伴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的策略以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本行业企业未来更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使产品更加多样化,材料绿色低碳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更安全、高效、节能,装备自动化,施工工法沉桩可靠而环保,逐步的提升产能利用率和自动化水平。
①在行业生产自动化方面,行业内一些企业已开发了一些新装备,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工人数量的需求,但距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生产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将是行业的重要研发改进方向。
②在产品发展的新方向中,高性能(耐腐蚀)、高承载力以及能够符合不同环境和工程结构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③传统管桩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不断改良,如“煤改气”在预制混凝土桩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双免”工艺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三和管桩专利技术“一种免压蒸预应力高强离心管桩及其制备方法”能快速缩短产品的养护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余浆循环利用工艺,这也是三和管桩重要的专利技术之一(“新型PHC管桩余浆循环使用方法”),在行业中仍处于领头羊并已在行业内得到普遍应用。
④新材料的应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本行业在减水剂、矿物外加剂、骨料等方向研发新材料,充分的利用工业副产品及废弃物,以实现节约世界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解决建筑类基础材料绿色低碳化问题的重要方向。
我国目前生产混凝土预制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江西、河南、湖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仍以广东、江浙一带以及上海最密集。在区域布局方面,生产混凝土预制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三大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实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慢慢地加快,部分企业及集团已在海外(如东南亚等)投资建设预制混凝土桩生产线,并与相关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国产预制桩生产装备的出口量也大幅提升。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使用在于地质结构为软土地区的建筑工程,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在我国最早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随着商品市场需求一直增长,产品应用场景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广泛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环各大内陆湖(如洞庭湖等)地区等省、地、市。行业的分布轨迹围绕沿海沿江沿湖及软土地带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体积大、重量大,目前主要采取公路运输的方式,受到运输经济半径的限制,产品仅能覆盖生产基地周边150公里左右以内的市场。因此从规模和产能来看,大部分混凝土管桩企业仍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等建筑业发达区域。
具有先发优势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在该行业初期发展之时便已占据大片市场,其在规模、技术、资金、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领先于后进企业。先进企业凭借着大规模生产,摊薄单位成本,规模经济效应使其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上的优势。另外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可提升与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而新进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无法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加之大量的研发、设备投入所形成的沉没成本,在价格上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极容易被淘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体积、质量大,运输成本高,存在产品运输半径,因此产品营销售卖市场大多分布在于各生产基地周边辐射区域。企业想要拓展市场,需要在目标市场新设生产基地降低运输成本,厂房、设备等投资较大,受行业周期影响,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盈利,投资回报期长,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国家对本行业环保标准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尤其是各地地区政府相继加大了煤改气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优化产能调整产业体系等相关产业政策,使得一些地区政府直接对预制混凝土桩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行业内一些小规模企业或是因为环保不达标并且未及时整改,或是由于设备更新改造成本过高而难以继续经营,最终在各地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中直接退出了管桩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国家政策构建了行业新的竞争壁垒,最终使得本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升,而像公司等行业内前几大管桩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公司在这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实施后,进一步增加公司管桩的生产能力。未来公司的经营模式将由过去单纯的“生产+销售”型向“设计+生产+销售+配套”型的方向转变,争取营收和盈利结构和方式的提高,实现公司增长战略的中长期目标。
“三和”品牌在业内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公司的品牌优势有利于加快市场拓展和新产品推广的速度。
公司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一直在升级改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使人均产出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并使公司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步,奠定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时公司自主研发形成的一系列环保技术,大力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使得公司产品呈现出差异化和多样性。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还逐步树立了在细致划分领域基本的产品标准制订的主体地位。同时,公司作为国内顶级规模的管桩生产企业之一,与行业内别的企业相比,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
规模化生产不仅仅可以摊薄公司产品单位成本,也能提升公司对产业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公司全国性布局的生产基地和独立的经营销售团队、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使得公司既能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又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在产品质量上,公司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积累,生产的基本工艺的持续改进,公司成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集中采购的方式也保障了原材料质量的稳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采用高标准质量发展要求严格管控,使得公司管桩质量在行业中优势显著。研发方面,公司大力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管理机制,使得公司的研发水平在行业中优势明显。
管理和人才优势,企业具有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管理层成员均拥有行业多年从业经验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公司突出的管理经验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技术队伍、销售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培养出了一批行业的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市场营业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