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阿春报道 车辆驶入隧道,“蓝天白云”依旧。凌绥高速红山隧道出入口,弧形隧道顶铺满“蓝天白云”图案,缓解驾驶人员视觉疲劳。
5月22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召开2024年全省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会,参会人员在凌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观摩,该项目正在积极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驾驶人员在白天驾车进入隧道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隧道内较暗的光线环境,易产生视觉疲劳。待凌绥高速竣工通车后,进入红山隧道时,驾驶人员将看到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
红山隧道左线米,右线米,是凌绥高速建设在朝阳的最长一处隧道。隧道两端200米内的隧道顶铺满“蓝天白云”,缓解驾驶人员视觉疲劳的同时,还将通过仿瓷涂料的白色瓷化效应,提高隧道照度,实现节约光能量超过20%。
中铁十九局集团凌绥高速项目1标段项目经理王一介绍,实施工程单位从进场策划开始,一直锚定加强安全质量管控、建设品质工程的目标,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D智能摊铺系统就等于用“3D打印”的方式来进行沥青摊铺施工。摊铺机不仅能根据录入的数据自动调整高程、厚度,还能将摊铺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系统参考3D设计数据模型,无需人工打桩挂线。在提升系统应用精度的同时,同时支持夜间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3D智能摊铺系统,只是凌绥高速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作用的缩影。为全力提升安全质量智慧监管能力,项目在建设中还积极与院校沟通联系,建立科研课题7项;引入预应力智能张拉、自动喷淋养生、桥面铺装超声波摊铺机等智能设备,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在凌绥高速公路西台子公铁分离式立交桥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试验检测工作员正在进行桥面粘结剂附着力抽样检测,只有检测数值大于1兆帕时,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混凝土层与沥青层的良好粘合。
“对路面混合料配合比、钢筋焊接、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管控,从多个角度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中铁建投(辽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希峰说。不仅如此,凌绥高速还将在建设过程中,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强化检验测试手段,开展多类质量专项活动等,及时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据介绍,凌绥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公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方PPP合作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40年。截至目前,凌绥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工程完成83%,桥梁工程完成70%,隧道工程完成75%,路面工程完成2%。完成投资83.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1%,预计2025年10月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