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1.0min。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施打,手工电弧焊的自然冷却时间不应该少于5min;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自然冷却时间不应该少于3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立即施打。
(1)压桩机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和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稳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5)桩的接头采用钢端板焊接法。在桩端头埋设端头板,四周用一圈坡口进行电焊连接。当底桩桩头(顶)露出地面0.5~1.0m时,即应暂停沉桩,进行管桩接长。方法是先将接头上的泥土、铁锈用钢丝刷刷净、再在底桩桩头上扣上一个特制的接桩夹具(导向箍),将待接的上节桩吊入夹具内就位,调直后,先用电焊在剖口圆周上均匀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卸去夹具,再正式由两名焊工对称、分层、连续的施焊,焊接层数不小于2层,焊缝应饱满连续,待焊缝自然冷却8~10min,始可继续沉桩。
(2)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无大的振动,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桩体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3)桩的堆存场地应平整、坚实,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平面上,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叠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5)在软土地基中沉桩完毕,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开挖顺序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桩倾斜或位移。
(6)压桩应连续进行,接桩的时间不宜过长;上下桩中心线mm;节点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和2 mm;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四个,应避免在桩尖接近持力层或位于持力层时接桩。
(7)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桩长大于15m或密实砂土为持力层时,宜取2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小少3次,每次1min。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桩身破损等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停机压桩,待查明原因,做必要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用电焊条有产品合格证书,或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验证,压桩用压力表规格及质量也应进行检查。
(2)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3)接桩施工时,应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分等清洗整理干净,上下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
3、用于抱压式压桩机施工用的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除应符合有关管桩规范的规定外,其横截面的(椭)圆度及沿桩身长度方向上的表面平整度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5、打桩机架安设应铺垫平稳、牢固。吊桩就位时,起吊要慢,吊立后要加强检查,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
7、打桩时桩头垫料严禁用手拨正,不得在桩锤未打到桩顶就起锤或过早刹车,以免损坏桩机设备。
(6)在剔除高出设计标高的桩顶混凝土时,应采用锯桩器、自上而下进行,不横向剔凿,以免桩受水平力冲击而受到破坏或松动,严格禁止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板拉截桩。
(2)启动门架支腿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以便吊插管桩。起吊管桩时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500mm处,起吊管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都会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0mm左右。
(3)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超过0.5%。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m/min。沉桩过程中应常常检验核查桩身垂直度,若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1%时,应找到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或强行回扳方法纠正。
(7)防止桩身倾斜超过规范规定的控制要点:打桩机导杆弯曲应纠正;打桩场地应整平夯压密实;插桩应吊线锤检查,桩帽、桩身和桩尖必须在一条垂线上方可施压;桩身弯曲度应不大于1%,过大的不宜使用。
1、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吊点应契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当桩长在16m以内时,可用一个吊点起吊,吊点位置应设在距桩端0.29桩长处。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全方位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全方位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5)防止桩身倾斜超过规范规定的控制要点:打桩机导杆弯曲应纠正;打桩场地应整平夯压密实;插桩应吊线锤检查,桩帽、桩身和桩尖必须在一条垂线上方可施压;桩身弯曲度应不大于1%,过大的不宜使用。
(6)防止桩顶偏位的控制要点:测量放线应经复测后使用;插桩应认真对中;打桩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
2、打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设施、地下管线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对有影响的工程,应采取比较有效的加固保护措施或隔振措施,施工时加强观测,以确保施工安全。
3、打桩机行走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必要时宜铺设道渣,经压路机碾压密实。场地四周应挖排水沟以利排水,保证移动桩机时的安全。
4、打桩前应全方面检查机械各个部件及润滑情况,钢丝绳是否完好,察觉缺陷应及时解决;检查后要进行试运转,严禁带病作业。打桩机械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并常常检验核查机架部分有无脱焊和螺栓松动,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以保证机械正常使用。
(4)防止桩顶偏位的控制要点:测量放线应经复测后使用;插桩应认真对中;打桩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施工前用洛阳铲(如地质复杂,孤石较多时可采用超前钻探)探明地下孤石、障碍物,较浅的挖除,深的用钻机钻透或爆碎;接桩应吊线找直,垂直偏差应控制在0.5%以内;偏位过大,应拔出,移位再打;
B、电焊应按有关管桩规程规定执行,焊接层数不可以少于两层,最好是两层三道,焊缝表面应呈连续鱼鳞状。或者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自动焊接,也不可以少于两道,速度不要太快,焊缝应饱满。
(8)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1)管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起吊时应采取对应的措施,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