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瘦身”钢筋,更薄的端板,更短的桩套箍……多位预制混凝土桩企业销售人员感慨,今年不仅看到了需求弱,还看到这一个市场“有点乱”。
“今年一些业主单位对(管桩等建材产品)价格敏感度非常高,不再要求使用排名前三或前五的品牌,一些小厂就趁虚而入。”一家预制混凝土企业营销部门负责人分析。
事实果真如此吗?带着相关疑问,《中国建材》杂志调研组走进浙江、上海,实地探访现场,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形成系列报道——
远处的塔吊车正从一辆红色卡车上陆续卸下圆柱形的预制混凝土管桩。这是位于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的一宗乡镇宅地,今年5月成功出让,用地面积90229平方米。
结合城市指引图来看,该地块从南往北依次布局为规划学校、3层的联排别墅、11-13层的小高层。其中规划的学校为规模36班小学。
就在这块规划建设住宅、学校的工地上,主要堆放着三种标注了不相同的型号的管桩和方桩:意力管业PHC500AB100管桩、PHC500A100管桩以及新业PHS400AB220方桩。
相对于现场堆放的方桩来说,这个工地上的管桩产品问题较多,有的产品内壁甚至有明显的石块,有的PHC500A100型号管桩标识有明显的将“AB”涂改为“A”的痕迹。调研组随机选取一根桩身完好的管桩做测量,桩套箍(也称抱箍皮)长度为145.4mm,端板厚度为17.2mm。
“判定桩尺寸参数是不是合格要看合同上是否明确采用什么图集,找到对应的图集。”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永泉说。
虽然无法得知上述管桩采购合同上的具体约定,但无论按照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编号:10G409)还是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编号:2010浙G22),外径500mm的管桩,桩套箍长度应在146~151mm;关于端板厚度,国标图集要求A桩端板厚度为18mm,AB桩端板厚度20mm,浙江省标图集对上述规格外径的A桩及AB桩的端板厚度要求均为20mm。仅从端板厚度来看,上述测量的管桩无论依据哪个标准均可判定为不合格。
现场还发现几根断了的管桩。经测量,主筋直径有的是8.2mm,有的为8.6mm;螺旋箍筋经测量直径为4.7mm,均不符合国标图集及浙江省标图集的要求。
国标图集10G409及浙江省标图集2010浙G22均要求,上述外径500mm、壁厚100mm的管桩A型桩主筋直径应为9mm,AB型桩主筋直径应为10.7mm;螺旋箍筋直径应不小于5mm。
浙江嘉兴平湖市的一个项目情况也类似。这一位于平湖市乍浦镇乍王路东侧、雅山路南侧的项目,一期包含的多个仓储中心已基本建成,二期即将开建。7月26日,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分局发布了项目二期规划批前公告。根据公告,二期项目将主要建设配套用房1栋,地上14层,地下1层,消防高度57.9米。
“我们不允许有不合格的桩的。” 在项目规划批前公告上留有联系方式的建筑设计企业联系人沈先生说,之前公司发现了不合格的桩后,已将其退场,并表示现场监理验收发现不合格的桩将坚决退场。
“我们这一个项目还没真正开始打桩。”沈先生强调,前面打的是试桩,根据试桩数据优化桩基图,节约投资所需成本。不过,调查组问起“使用不合格的桩试桩能否取得合格的数据”“试桩一般要试几根”等问题时,他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现场堆放的20多根方桩是全部用来试桩的还是即将作为工程桩打入地下?一位从事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设计与研究的专家这样认为,一般来说,试桩可通过工程桩作试桩,也可以不利用工程桩作试桩。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设计院一般已经提供了设计图纸或设计建议,明确了桩型和桩长以及桩端持力层。实施工程单位在施工前应应该要依据设计的基本要求采购桩型,进行试桩,以确定工程桩能否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按标准要求一般进行不少于3根的试桩。
在民建桩基工程领域,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是最主要的两种桩型。相较现场施工的钻孔灌注桩,预制桩为工厂统一化生产,具有桩身质量易于保证、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污染小等优点。近三十年来,预制桩尤其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水利、港口等领域工程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无论是哪种桩型,如果生产、施工时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都会给建筑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浙江省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祁金凤告诉调研组,协会也曾收到会员企业反映,个别企业通过加大螺旋筋间距、主筋负偏差大、端板开槽等手段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大企业一般不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胆子大的(小企业主)还是有(偷工减料行为)的。”祁金凤坦言。
“桩基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连基础都没做好的话,建筑上面的部分做得再好也没用。”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原副主任骆公望表示。
“桩基础对上部结构的支撑很重要,桩打入地下以后,其质量无法用肉眼看到。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检验测试手段,但要全部检测的话,成本很高,有些东西也不见得能完全反映出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觉得,要避免问题桩被埋到地下,及其会造成的建筑安全风险隐患,工程建设项目各相关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标准等,自律非常重要。
在他看来,从目前我国建筑业各环节来看,设计问题不大,但一些项目在具体操作的流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杜绝此现状,不仅需要材料生产企业、建筑行业企业加强自律,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更需要检验测试的机构把牢最后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