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学校理事长朱春雷,陕西汽车技工学校书记、校长李亚平,学校战略顾问、焊接专家郑佑孚一行赴北京与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焊接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军博士进行座谈。双方就深度的战略合作、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未来焊接发展的新趋势等内容做了深入的全方位交流。
朱春雷副总介绍了陕汽控股集团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及学校建设的情况,重点围绕提升员工技能、对标国赛和世赛目标,以及陕汽控股集团“十三五”、“千亿陕汽”目标的人才储备工作与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研讨。
李亚平校长重点围绕中奥焊接项目建设、培养高技能焊接人才需求、对标国赛、世赛的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等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刘景凤副会长,结合当前焊接行业的状况,以及陕汽控股集团、陕汽技工学校在未来项目建设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应如何“破题”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她说,国内目前焊接行业的状况是,焊工流动性强,操作水平普遍比较低。部分焊接操作者的职业素养函需提升。因此,提高焊接操作者的水平和质量,让拔尖的人才脱颖而出对人才教育培训来讲就尤为重要。
目前焊接项目的国内比赛普遍采用大管、小管、板三个模块进行。而世赛目前主要有单件焊接、铝合金结构件、不锈钢结构件、低碳钢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焊接四个模块。相比而言,世赛在比赛内容、材料种类上对焊接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与世赛的接轨更加有助于我们最终选择真正的高手与之比拼,继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学校要定位于面向未来工业制造前沿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对接世赛标准,培养高技能焊接操作者;另一方面,对接互联网+的先进制造技术,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培养焊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拔尖操作者。
二是设备选型和工位条件。学校在设备选型上以国产设备为首选,能增加几类有代表性的焊接设备。目前标准工位均为3m x 3m,原来小的工位,如2 m x2 m或2 m x3 m的也可以保留一些,作为学生普通练习。
三是操作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在于习惯的养成,着重关注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超工艺要求的则坚决不能做,这是基本红线;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注重做好自我保护;严禁违规操作;做好垃圾分类、保持整洁的工位。这些将反映出操作者的整体综合素养,在平常的训练中需要非常注意。
四是学校冲击世赛的建议。学校依托陕汽控股集团,在制造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企业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注意发挥学校的专业特长。第一是选择比较适合的参赛项目。重点选择好突破口。第二是重型车辆项目适合正好企业、学校的发展的新趋势,参与人数少,全国选拔赛竞争不是很激烈,虽本届世赛由于很多客观因素未拿到金牌,但也可当作学校冲击世赛的一个选择项目。因此,学校选择冲击世赛的项目,对于学校来讲要抓强项、对于全国选拔赛来讲要抓弱项。第三培训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世赛的每个项目都有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其对每一个项目的应知、应会都有要求。焊接协会后期将会对这一标准做转化,作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使我们的培训与国际接轨。
目前,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加快中奥焊接项目的能力再提升建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一个崭新的焊接中心。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四个“工匠”班,强化训练,瞄准省赛、国赛、世赛目标,力争在三五年内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