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住压力的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 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住压力的强度标准值 (以N/mm2计) 表示。 3.0.2 方体抗住压力的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 28d 龄期测得的混 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 为5%。 3.0.3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测验证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 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的基本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 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1节中规定 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 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3.标准对生产方的风险与用户方的风险采用均等均摊,不 偏不倚的判断方式,即错判概率 a 为 5%( 生产方的风险 ) , 漏判概率b为5%(用户方的风险)。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 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判标准 GB/T 50107-201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 11个单位 5章31条 附录1个 取消4个
验收批 1. 总则 3条 第二章 一般规定 6条 第三章 3.0.1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 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 取样,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 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 检验。
6.取消了在1987年国际转轨时,标号与等级以及与此 有关的换算关系,即原规程的附录一~四,说明我们国家混 凝土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水平大大提高。
GB/T 50107-2010 ————————————————————————
用通常的解析方法或数值法很难解决的问题,转用蒙 特卡罗法进行解决,以实验为基础,求算出所需要值的出现 概率,一般试验约为40万次。 1) 随机性问题
非标准尺寸,以便找出换算系数 K 值,当确定盘内误差 在控制范围内时,可以用K值进行换算。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住压力的强度标准值;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标准差;
4.3.2条 增: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标 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 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 由试验确定,其中数量不应 少于30对组。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5.1.2条 取消了“验收批混 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 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 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 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 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 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
接收判断期望值水平时,漏判的概率,可在 0~5% 之 间波动,其最大漏判值为5%。
6.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法) 蒙特卡罗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式,它以概率论与统计 理论为基础,因此,它虽属计算方式,但又与一般计算方 法有很大区别,蒙特卡罗是摩纳哥的一个著名城市,以赌 博闻名于世,蒙特卡罗法借用该城市的名称来系统地表明 该方法的特点,蒙特卡罗法也称为统计试验法。
4.错判概率a(生产方的风险) 接收期望值水平时的错判出现几率为 0~5% 之间的任 意值,其最大值为5%。
8.修订后的标准,对所评定的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取样数量增大,质量提高,判断偏严。 9.将原标准的“判为”术语改为“评定为”,语气缓和, 表示本标准已变为推荐性标准,即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且当评定为不合格的试件只提出“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 标准做处理”而不推荐是回弹法(非破损方法)还是“取 芯法”(破损方法)。方法上缓和了许多,充足表现出“以 人为本”制定标准的理念。
2010-06-22 发布 2010-12-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 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基本规 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 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 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 4 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 的标准差计算公式; 5 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 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判标准》管理组(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政编码: 100013 ;电子信箱:。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仍实行概率极限判断法设计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其成功 的概率保证率为95%,失败的概率风险为5%。
检验批 对组 3条 第二章 新增“术语与符号” 7条 第三章 基本规定 4条 增连续浇筑1000m3,每200m3 取样次数不少于一次。 对于房子建筑,每一楼层, 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 应少于一次。
4.3.1条 增注:对掺矿物掺 合料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时, 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 2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判标准 GBJ 107-8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 12个单位 4章24条 附录5个 附录一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 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附录二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附录三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附录四 可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界的力的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 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