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跑高速的朋友应该都发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高速公路路面都是清一色的沥青路面,跑起来十分舒畅。但下高速时一进入收费站广场就立马变成水泥路了。
为什么收费站里不铺沥青,而是用水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为防止路面损坏。
由于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混合石子铺成的,而沥青自身是有必定柔性的东西,理论上来说当重车压过期路面是会发生细微变形的。可是轿车不是火车,行进中不可能都按特定轨道走,你偏左一点,我偏右一点,时不时还有车辆变道超车,所以全体看来路面每一个当地都是被均匀碾压的,所以路面容易不会被压坏。
而收费站的收费车道比较窄,车辆通过期左右两边空间很小,因而车轮碾压的方位误差不大,简直都是对着路面同一个部位重复碾压,时刻长了路面就一点点洼陷下去了,还得花钱修补。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方国道的红绿灯路口路面总是有很深的车辙印。由于路口有车道线,车辆到这儿今后需求按车道线行进,而车道线比车身宽不了多少,所以大型车辆通过的时分左右两边车轮碾压的都是相同的路面,一朝一夕就形成了很深的车辙印。
相同的现象在公交车站也常常发生,公交车进站的时分左右车轮碾压的方位误差也不大,时刻长了路面也有可能会呈现变形损坏。刚开始路面仅仅一个小坑,公交车通过期轮子碾到坑里会发生更大的冲击,时刻长了坑就渐渐的变大。而车轮从坑里出来时车身受到冲击向上运动,等车身向下运动时就会对好的路面持续发生冲击,时刻长了就会呈现一连串的坑,而这些坑的距离和车轮直径刚好符合。
而水泥彻底凝结后就成了刚性体,负荷不超越其强度时怎样用都没问题,更不会变形,负荷超越其强度后直接开裂。只需水泥标号满足高、路面满足厚、钢筋满足粗,那么就算是大卡车天天朝着同一个当地重复碾压路面也不可能出问题。
别的收费站里的建筑物也需求巩固的地基,很明显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更适合,所以收费站里就全都是水泥路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