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月19日消息(记者陈锵)1月18日15时55分,随着10456次列车从社棠站开出,标志着历时17个月建设的陇海铁路上行线宝天段社棠至元龙站改线工程提前顺利开通,线路运输效能逐步提升,为服务2024年春运和中欧班列开行做好坚实的运输保障。
陇海铁路西起甘肃省兰州市、东至江苏省连云港市,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和甘肃五省,串联中国西北、华中和华东三大地理区域,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干线铁路,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铁路网中的作用很重要。其中,陇海铁路上行宝鸡至天水段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由于修筑年代比较早远,线路基本上依山沿河蜿蜒而行,行车安全风险隐患较多。同时,陇海铁路宝天段隧道密集,坡度大,线路曲线半径小,行车速度、牵引定数、通过能力等都受到限制,成为西北大通道的“卡脖子”区段,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段。
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升运输效率,铁路部门对陇海铁路上行宝鸡至天水段经历了多次改线,线路质量较建设初期有了明显提升,但依旧不能适应日渐增长的运输需求。2022年8月,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启动陇海铁路上行线宝鸡至天水段改线工程,此次改线公里的旧线公里新线路。新线路开通后,此次开通区段的列车时速从原来的70公里/小时提升至120公里/小时,线路质量提升的同时,运输效率也得到逐渐增强。同时,为满足线路适应动集动车组列车的开行,新线区段新建的新伯阳隧道,全长3.5km,为弹性支撑块式道床,采用CPⅢ测量控制网,执行高铁技术标准,是陇海铁路建设标准最高的隧道。
为确保改线工程顺利开通,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工程指挥部作为建筑设计企业,指导实施工程单位优化调整实施工程的方案,安排人员现场包保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将新伯阳隧道和新青崖隧道的出口由暗洞调整优化为明洞,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缩短了施工工期。针对施工区段线路四跨渭河,地形起伏较大,地质为湿陷性黄土等实际,中国中铁大桥局采用咬合桩围堰基坑支护和钢板桩引孔等组合方案实施水中桥墩施工,改用暗挖法替代大开挖等优化隧道施工工艺,精心组织、科学攻关,提前实现全线贯通并建成通车的目标。宝鸡工务段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新线设备做全面检查,察觉缺陷及时整治,确保新建线路设备质量达标。同时,制定新线接入地段专项巡养方案,备足力量全力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工务机械段积极做好新建线路铺枕、铺轨、配砟、精调、精捣以及拨接施工等任务。成立线路精调作业示范队,抽调100余名精兵强将、20台优良机械设备参与施工攻坚,全力确保线路质量安全稳定。宝鸡车务段针对设备开通后的新变化,专业科室干部驻站做好作业岗位指导,帮助职工快速掌握操作方法,为新设备和新线开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安全保证。宝鸡电务段成立施工领导小组,细化实施工程的方案,抽调286名干部职员参与施工,主动对接车务、供电、工务及实施工程单位,协调施工天窗,确保施工各环节衔接紧密、按期推进。宝鸡供电段全面把控施工各项环节,严格把控人身和设施安全卡控措施,对设备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巡视,确保安全有序。
此次改线工程开通后,宝鸡至天水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借此契机,途径陇海铁路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也将得到一定效果压缩,为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便百姓出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