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 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 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毗邻建筑物的一侧开 始,由近向远进行。
2.1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实施工程质量。其生产流程包括原料的筛选、 砂石清洗、电脑配料、滚焊编笼与张拉、砼布料、离心振动、高温蒸 养等工序均有着可靠的质量控制。 尤其是在穿越厚度较大的淤泥层时, 使用管桩可充分避免灌注桩常见的缩颈、断桩现象的产生。
2.2施工周期短, 可省去后期养护时间。2.3对施工现场环境的 破坏小,环保。
由柴油燃烧或液压驱动,使锤体中的活塞向上运动一定高度,然 后自由落体,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到管桩桩顶,使管桩下沉,管桩下沉 到一定深度,通过管桩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阻力与桩尖的端阻力共同 作用,以达到设计承载力的施工方法。
管桩可采用锤击(柴油锤和液压锤)、静压(抱压式液压压桩机 和顶压式液压压桩机)或引孔打(压)等方法施工。
锤击法打桩施工的优点是穿层能力强、 承载力高、实施工程的成本较低; 缺点是存在着噪音及振动污染, 且易造成桩身开裂、 破碎和桩身倾斜。 静压法施工的优点是成桩后承载力直观可预测、噪音和振动不明显,
1、管桩接长时,已在桩头高出地面0.5—1m处进行。2、接桩时, 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4、焊接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粉芯焊丝自保护半自动焊,先对 称点焊4-6点,再由两个焊工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可以少于二层,内 层焊必须清洗整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2、由于环形截面对于偏心受压较为敏感,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桩棰、 桩帽、桩身中心线应重合, 应最大限度避免偏心施压或偏心锤击的产 生。当桩身倾斜度超过0.8%时,应找到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 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5.3.8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自1920年澳大利亚人W.R.Hum发明混凝土离心法生产的基本工艺后, 几经周折, 预应力管桩面世, 并由于其自身的优点而具有很强的生命 力,发展迅速。1984年,我国大陆广东省建立起第一家生产预应力 管桩的工厂。xx年全国应用管桩总量达到1.8亿米。如今,管桩以 期经济、环保、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作为一种新的地基处理及 加固方法在全国已大量使用。
锤击法打桩(送桩)施工时,桩头和桩帽(送桩器)之间应使用厚度 不小于120mm勺竖纹硬质木或硬纸板垫层,并需按时换。静压法送 桩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 桩头和送桩器之间也应设置厚度适当的垫层。 现在比 较普遍的做法是用经济而又方便筹集的草垫替代竖纹硬质木或硬纸 板作垫层, 一般施一支桩需要2-3张草垫, 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 宜小于12cm。
4、根据建筑物的高层与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5.3.7管桩 的垂直度控制
1、管桩施工时,应在桩机正面和侧面按正交方向分别架设经纬仪 (桩机本身就具有垂直度监测装置,可不用另外架设经纬仪),监控下 桩垂直度,整桩垂直度偏差小于1/200L(L为桩长),对于首节 桩施工,尤应格外的注意,发现偏移或倾斜时,应及时校正;必要时, 宜拔出重插(垂直度控制验收控制在1%以内)。
2.4与钻孔灌注桩工艺相比,管桩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与较高的 单桩承载力。
本工法适用于各类管桩的施工,适用于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铁 路、公路、水利、市政、桥梁及构筑物的管桩基础及管桩基坑支护的 施工。适用于杂填土、淤泥、粉土、粉质黏土、 砂层、残积土、强 风化岩等各种地质条件的管桩施工。4工艺原理
能要求较高。在建筑密集的旧城区或附近存在着对挤土效应敏感的设 施的地区施工,则宜考虑预钻孔插桩施工法或相应采取
管桩在柴油打桩机附近存放,应单层放置,且须设支垫。在静压桩机 附近或距柴油打桩机
5.3.2。多节管桩焊接后的吊运和起吊应重新计算最佳吊点位置和吊 点数量。
2、避免定制的管桩(根据设计桩长和地质报告定货)远大于实际 施工时的打(压)桩长度,图5.3.2管桩的吊运
3、避免定制的管桩(根据设计桩长和地质报告定货)远小于实际 施工时的打(压)桩长度,重新购买将会延误工期。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件的性能,以保障正常作业。2、检查 管桩外观品质,注意在运送过程中有无损伤, 管桩标记是否清晰。3、 根据施工图绘制桩位编号图。
由静压桩机自身的重量,通过抱压管桩桩身或管桩桩顶,使管桩 下沉到一定深度, 通过管桩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阻力与桩尖的端阻力 共同作用,以达到设计承载力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