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位于埋深约3.00m以上,受人工填土层的影响厚度有所变化,一般为1.40~2.50m,
主要由粉质粘土(力学分层号2)组成。呈黄褐色,软塑状态为主,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高)压缩性土。
一般位于埋深约3.00~15.50m段,厚度12.20~13.50m,顶板标高为1.72~0.88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1)办理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平整施工场地等工作,使施工场地具备施工条件,在开工后继续负责解决以上事项遗留问题;
(2)工程开工前,在施工界区以外50米范围内提供施工用水源、施工用电源接点,承包人自装经校验合格的计量表,发包人按专用条款约定的单价收费;
(3)工程开工前,开通施工场地与城乡公共道路的通道,满足施工运输的一般需要,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
本次勘察仅孔深为40.0m钻孔揭露并穿透该层,一般位于埋深约29.00~35.00m段,厚度一般为4.50~6.20m,
主要由粘土(力学分层号7)组成。呈褐灰色,软塑状态为主,无层理,含蚌壳,属高压缩性土。
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35.89m,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6.00m,顶板标高为-29.45~-31.94m,在揭示深度范围内该成因层主要由粉土(力学分层号8)组成,呈褐黄~灰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
①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日常安全、交通、保卫、环保各项管理工作,监督项目,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提出本项目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工作规划和安全管理办法并实施监督。
②代表公司对项目(包括项目经理)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视情况做处罚乃至停工整顿。
7)负责项目经理、施工经理、采购经理、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及业务培训和考核;
③协助项目领导组织各种安全会议及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搞好安全活动,及时积累和上报各种安全资料。
④负责组织项目安全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各种检查并做好日常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制止违章,消除不安全因素,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按期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奖罚。
3.3.6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设计的基本要求、规范规定、操作规程进行测试。
3.3.1项目经理:是本工程最高管理者,是公司的授权委托人,对本工程的一切事宜来管理处置,对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全面负责,保证每个过程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范、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3.3.2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对内、对外的技术联络、技术资料的编制,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和设计的要求。
3、质量控制难度相比来说较低:本项目主要为预制混凝土桩(方桩和管桩),桩身强度高,半成品质量较容易控制。
“关爱生命,守法遵章,预防为主,安全健康。”是我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本次施工范围内的工程主要为预制混凝土方桩和预制混凝土管桩,桩长约20~22米,因目前施工图纸没有完全到位,具体实物工程量将以正式图纸为准。
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该场地埋深40.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8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层,详细如下: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有所变化,厚度为0.60~2.40m不等,底板标高为3.65~1.70m。主要由杂填土(力学分层号1a)和素填土(力学分层号1b)组成。
3.3.3施工经理:负责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确保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完成。
3.3.4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与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及实施工程质量做监督,发现违章操作或不合格品,有权责令其停工、进行纠正或不再使用,并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做处理,对工程质量有内部核定权,同时领导各工序质检员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4)工程开工前,向承包人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开工报告及其他应由发包人负责办理施工所需证件、批件和临时用地、接水、接电、中断道路交互与通行等的申请批准手续(证明承包人自身资质的证件除外);
(6)在工程开工前以书面形式将测量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提供给承包人,并进行现场交验;
该成因层底板起伏较大,A区内一般埋深大于25.00m,揭示厚度为7.00~9.80m;B区内一般位于埋深约23.00~24.00m,厚度一般为5.40~6.50m,顶板标高一般为-12.71~-13.49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2)负责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的监督控制,使各工序严格按施工规范、实施工程的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呈褐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本层土局部为砂性大粉质粘土,局部夹砂粘性一般的粉质粘土透镜体。
-10.86~-12.14m,主要由粉质粘土(力学分层号4)组成。呈浅灰色,局部顶部黑灰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蚌壳,局部顶部含腐植物、有机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底部分布粉土透镜体。
本次勘察仅孔深为40.0m钻孔穿透该层,顶板起伏较大,底板一般位于埋深约29.00m左右,
该层主要由粉质粘土(力学分层号6)组成,呈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粘土透镜体。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力学分层号3a):一般位于埋深约5.50m以上,厚度为2.10~3.20m,呈灰色,软塑状态为主,有层理,含蚌壳,属中压缩性土。一般埋深约4.50m以上为砂性大粉质粘土,局部为粉土,埋深约4.50m以下土质较软。
第二亚层,淤泥质土(力学分层号3b):一般位于埋深约5.50~15.50m段,厚度为9.40~10.80m。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组成,二者力学性质相近,剖面上统一按淤泥质粉质粘土绘制。呈褐灰色、灰色,流塑状态,有层理,含蚌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局部为软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