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在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先行先试,发挥了示范、带头引领作用。目前,于都县已建成1个总投资3.5亿元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基地,成为江西省赣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重点示范县。如今,于都县正在全力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不断做强、做大、做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这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副县长陈运明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召开的首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研讨会上的一席话。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在这里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2019年5月20日下午,正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亲手整理花篮上的缎带,深深鞠躬。他动情地说,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此番在于都,他来到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在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家,习同他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仔细地了解老区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等情况。
习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习的“初心”矢志不渝、不言懈怠,一往无前。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悉,自2013年~2019年3月,就《意见》的贯彻、落实已经召开了6次部际联席会议。
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出的2012年~2018年赣州、江西省以及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对比图看,赣州进入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这一段时期,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0.52万户,300万农民住上新房;新(改、扩)建校舍712万平方米,改造校舍危房230.6万平方米。
据陈运明介绍,目前,于都县有一个总投资3.5亿元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基地,共有7个、总建筑面积达73.7万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项目。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哪些优点如此受老区人民青睐。曾担任过国家建委抗震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顾问叶耀先表示,从理论上讲,钢结构建筑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要好,这主要源于钢材的匀质性。
匀质性的材料能保证其在收到外部作用力时抗拉、抗压强度差别不是很大。与匀质性材料相对应的是非匀质性材料,譬如,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添加剂等搅拌在一起的非匀质性材料,尽管混凝土被搅拌得非常均匀,但与钢材相比,虽抗压强度比较好,但抗拉强度则比较差。譬如,脆性材料一旦因有大的侧向位移而出现大的裂缝,可能就会倒塌,而抗拉强度较好的材料尽管会出现位移,但不容易倒塌。延性是结构抗震能力好不好的重要特性。延性好的结构,能吸收的能量比较多,虽然有大的侧向变形,仍不致垮塌。
据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级研发项目和经费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与钢结构相关的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共有18个,但是属于钢结构领域的重点项目仅有2项,国家下拨经费8657万元,国家在钢结构科研方面的投入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从2016年~2018年,科学技术部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立项了4个项目,28个课题,国家下拨经费9798万元,项目研究总投入近3亿元,国家在钢结构领域的科研项目立项创历史新高。
2000年~2018年,钢结构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1 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8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78 项,共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98项。
刘毅表示,目前,钢结构行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他提出七点建议: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智能化体系建设;二是打造钢结构全要素产业平台;三是打造钢结构建筑全要素产业平台;四是加快建立钢结构评估认证体系;五是以标准为先导,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六是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国内增量市场;七是突破关键瓶颈技术。
刘毅认为,钢结构行业正处于历史性变革的前沿,精细化分工、集中度提高、模式创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用量的跨越都将到来,因此,钢结构全产业链必须快速推进标准化,包括标准化设计、制造加工、安装,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这是钢结构发展的必由之路。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单际华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杭萧钢构在全国建立了“集建筑工程设计与研发、钢结构产品制造、绿色建材生产与建筑部品集成、建筑施工与工程管理、钢结构住宅开发于一体”的钢结构建筑的完整产业链。我们将不断推进钢结构住宅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与大家携手迈步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的新征程。
“释放数据价值,加速构建智慧燃气生态”第十届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6月27日,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主办,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智能气网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燃气协会、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盛大开幕。本届论坛以“释放数据价值,加速构建智慧燃气生态”为主题,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一同探讨燃气行业智慧升级的蓝图和实践道路。
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央习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员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扮靓老城“面子” 做实民生“里子”——四川广安打造西南滨江台地城市“城市更新+海绵”建设项目典范
近年来,广安市充分结合中心城区的地形特点,坚持把水弹性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更新中全面落实海绵理念,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面解决老城排水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品质不高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渐完备城市功能品质
2009年,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踩在宝莲街的青石板路上,追寻小市曾经水运商贸的繁华;走进蒋兆和故居所在的街道,感受现代生活的烟火与生机。
从全省首创到获国家、省肯定,从城市治理到暖流汇聚——广东东莞“小微执法”观察纪实
“释放数据价值,加速构建智慧燃气生态”第十届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