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明湘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主编的《湖南省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作业规程》通过湖南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审定,正式被批准为湖南省工程建设区域标准(编号:DBJ43/T325—2017),将于2017年12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该项标准获批,意味着我国活性粉末超高性能混凝土(RPC)材料研发与应用再获重大进展。
据了解,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它强度高,可达普通混凝土的5倍以上;韧性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100倍以上;耐久性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并能较好地克服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脆性大、耐久性差等缺点。
活性粉末混凝土也被称为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显示出良好的环保性能。湖南大学提供的材料显示,同等承载力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几乎是普通混凝土的1/2,因此同等量水泥生产的全部过程CO2排放量也只有一半左右。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骨料的用量,活性粉末混凝土只占高强混凝土与30MPa混凝土的1/3与1/4。如果应用于同样的施工工况,因其纤薄轻质,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物件体积正常的情况下仅为普通混凝土的1/3。若活性粉末混凝土大规模应用,将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从2011年开始,吴罗明领衔明湘科学技术研发团队与湖南大学联合开展活性粉末超高性能混凝土研发与工程应用,项目陆续投入逾亿元资金,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2014年12月和2016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两次为吴罗明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6年世界首座全预制拼装超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RPC)桥梁——北辰三角洲横四路跨街天桥在长沙正式建成通车。该桥由湖南明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承建,湖南大学为设计和技术上的支持单位,拼装完成仅用10个小时。这座桥的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活性粉末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9月5日,该项目在湖南长沙通过专家组验收,这也是世界首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全预制拼装连续箱梁桥通过权威验收,“该桥的成功实施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明湘科技生产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物件已用于长沙地铁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在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地下综合管廊、国防设施等多个领域,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近年来,最受公众关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住宅产业化领域的运用,以远大可建、远大住工、三一重工为龙头的长沙住宅产业化带动着上游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若能实现上下游企业无缝对接,超高性能混凝土将更好地服务民生。
伴随着行业标准的获批落地,活性粉末超高强度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将显著提速。2018年将是超高性能混凝土产业化发展的元年,超高性能混凝土将吸引更加多的资本进入。到2020年,有望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力争实现活性粉末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应用的产业化体系,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